“一车顶三辆”? 智己LS9: 不想卷, 它是真的大!

  • 2025-07-25 00:47:32
  • 450

最近看到智己LS9的一纸官图,我直接一愣:这哪是车啊,这是“陆地头等舱”下凡吧?看完参数之后,我不得不说,智己这是铁了心要把问界M9和理想L9拉下马。不是吹牛,这货真的够狠、够大、够猛。

先说个直观数据,LS9这车,车长5279mm,轴距3160mm。什么意思呢?比理想L9长了五公分,还比问界M9更宽敞。这车一停你家楼下,别说占两个车位,视觉冲击直接像是把商务机舱扔地上了。跟朋友开玩笑说:“你开个LS9出来,路人都得以为你在送外交使团。”

而且它不是光大,还真能装,6座布局搞得相当精致。二排是带腿托的独立座椅,有加热、通风、按摩,跟家里沙发抢饭碗。三排也不是那种凑数的“跳板”,一键放平后能变成纯平大床,我实际试过类似设计,在车上躺平追剧、带娃、午睡,简直是移动的五星民宿。甚至有人说,空间体验比MPV还香。我觉得吧,MPV更像“带货”,LS9更像“待人”。

猛不猛?4.8秒破百的巨无霸

你以为它只是个“胖子”?那你小看它了。LS9的动力,523匹马力+680牛·米的扭矩,官方给的零百加速是4.8秒。得嘞,这可不是小钢炮,这是一台长5.2米、重两吨多的大块头!

我以前开过一台理想L9,高速超车时候虽然平稳,但总觉得起步响应有点“优雅过头”。但像LS9这样,直接把加速做到运动轿车的级别,对于一台全尺寸SUV来说,是真的“猛男身手”。

更夸张的是,它的后轮还带转向,最大角度能到10度。你别小看这个功能,城市里调头、进地下车库,这点简直是“物理外挂”。之前我试过蔚来ES7的后轮转向,效果已经很明显了,而LS9轴距更长、尺寸更大,如果它调头半径真像宣传说的那么小,那真的太反直觉了,估计又得逼疯一批交警。

电池也能打:纯电450km,增程1300km

再说续航,LS9的这套“超级大电池+增程器”组合,说实话有点东西。

纯电续航450公里,在我日常通勤的经验来看,一周充一次电就够用。最关键的是它还能加油!一箱油下去,加上电,综合续航可以干到1300公里,直接给你把“续航焦虑”这事儿一刀切了。

很多朋友问过我,到底是选纯电还是增程?我的建议一直是:你要跑长途,尤其是还在西北、西南这些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地方,增程真的是目前最“稳妥”的方案。而LS9这个续航表现,算是在“实用”和“科技”之间,找到了一个相对完美的平衡点。

智能化方面,基本武装到牙齿

现在这个价位的SUV,要是没点自动驾驶,真的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新势力。LS9自然也安排上了:激光雷达、城市NOA、记忆泊车,这些高阶功能全给你拉满。

特别是激光雷达的250米识别距离,不管城市还是高速,自动驾驶体验预期都不会差。我之前在城市道路体验过某品牌的NOA功能,虽然辅助性很强,但到了复杂路口就“卡壳”。智己敢说城市NOA,我觉得八成是有备而来,尤其在大城市通勤,这个功能真的是“久用久舒服”。

另外,智己这套“IM OS”系统是有点小惊喜的,UI做得挺顺手,语音识别响应也快。我个人挺讨厌车机卡顿的,而智己在这块确实不拖后腿,虽然比不上华为的鸿蒙那种生态联动,但胜在“实用第一”。

价格和定位,才是真正的杀手锏

最让我惊讶的是定价:35万—45万之间。这下对标谁就很清楚了——理想L9(45.98万)和问界M9(46.98万起)。

LS9这波,是直接定在对手咽喉上打。你看,同样6座布局、同样高智能化,甚至在空间和动力上还有压制优势,而且它还是个“半电半油”的增程架构,电比理想多,油比问界更灵活。这个价格一出,有点像在告诉消费者:“你可以不买我,但你必须重新审视你要的到底是什么。”

从市场趋势来看,增程现在的增长速度确实在放缓,尤其在一线城市,很多人已经开始偏向纯电平台。但在广大的二三线城市,尤其那些对电桩还不放心的用户,LS9这种“大电池+灵活加油”的方式,很可能就成了“最理想解”。

写在最后:这是台“面子+里子”都想拿下的车

有朋友问我,LS9到底值不值得买?我想了下,这车更像是给两类人准备的:

一类,是重视“面子工程”的商务用户——气场要足、空间要大、得能带客户,也得让家人舒服。

另一类,是城市+近郊通勤的家庭用户——每天电开着跑省心,节假日来个自驾游也能稳。

当然,你要说它能不能打趴理想L9和问界M9?这还得看智己后期的品牌运营和服务体系有没有跟上。但就产品力来说,LS9已经站在了一个很强的起跑线,而且这次,是“带枪上场”的那种。

你以为六座SUV只能选理想和问界?智己LS9冷不丁来这么一下,就问你慌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