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免税红利要终结? 养路费重出江湖, 韭菜割到谁头上?
- 2025-07-11 04:54:24
- 825
去年老王花25万买了台电车,逢人就炫耀:“一脚电门三毛钱,省下的油钱够买茅台!”可最近听说电车要加收养路费、增值税,他急得连夜给4S店打电话:“这车还让不让人开了?”
这不是老王一个人的焦虑。从海南试点“按里程收养路费”,到财政部专家喊话“油电同权”,电车的“免税黄金时代”正在倒计时。当年燃油车主交的“半升油税”,如今全要算到电车头上——羊毛终究出在羊身上,只是换了个薅法。
“白嫖”道路的时代终结
2009年国家取消养路费,把道路维护成本打包进油价,每升油含税48%,相当于燃油车主每踩一脚油门都在给国家交过路费。而电车充电0.5元/度的电费里,养路费占比几乎为零。这导致开得越多越省钱的电车,反而在占道路资源的便宜。
数据最打脸:2024年全国公路养护资金缺口高达50%,浙江一年亏空15亿,梅州高速塌方这类事故频发,背后全是钱的问题。当电车保有量突破3000万辆,燃油税收入却因油车萎缩暴跌——薅羊毛的镰刀,终于要对电车下手了。
“油电同权”背后的算盘
一汽奥迪高管算过账:30万的燃油车税费占车价15%,光购置税就吃掉2.65万,而同级电车这三项全免。更扎心的是,燃油车承担的万亿税费,相当于全国个人所得税总和,而电车车主相当于“搭便车”。
海南新政就是风向标:用北斗导航按里程收费,开1万公里交3150元养路费,和油车看齐。这招釜底抽薪,直接把电车“省油钱”的优势砍掉三分之一——省下的充电费,全填了养路费的坑。
车企比车主更慌
比亚迪销售经理私下吐槽:“现在卖车全靠购置税减免撑场面,要是突然取消,客户当场跑一半。”数据印证了担忧:2023年新能源免税1150亿,但车企利润率已跌破4%,蔚来、小鹏年亏百亿,全靠政策续命。
最魔幻的是,当美国砍掉电动车补贴导致行业萧条时,中国却要主动撕掉“免税护身符”。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直言:“靠补贴的车企就该淘汰!”可现实是,没了税收优惠,20万的电车得涨价3万,直接撞上燃油车降价潮——政策保护伞一收,裸泳的全得现形。
免费午餐结束,谁是真赢家?
北京出租车司机老李看得很透:“以前油车养路,电车白嫖;现在大家一起交钱,但充电省的钱还是比加油多。”这话藏着残酷真相:即便加收养路费,电车使用成本仍比油车低40%,真正的输家是那些冲着免税买车的“伪刚需”。
更精明的玩家早已布局:宁德时代搞出5C超充电池,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蔚来换电站铺到县城,把续航焦虑变成充电速度竞赛。当政策红利褪去,活下来的不是最会省税的车企,而是最能解决痛点的品牌。
结语:
电车的“免税神话”本就是特殊时期的产物,就像燃油车也曾享受过购置税减半。真正的产业革命,从来不靠永久性补贴,而是用技术碾压打破规则。下次再听销售吹嘘“免税立省五万”,不妨回他一句:“早该收了!不收怎么修路让我飙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