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6年, “天后”归来! 曾为了赚钱去卖房, 坦言怕被人看不起

  • 2025-08-01 17:45:04
  • 428

2025年7月的一期《歌手2025》,37岁的李佳薇站在舞台上,开口唱出《天后》的第一句时,现场安静得只剩下她的声音。

三分钟后,她以94.5%的得票率揭榜成功,刷新了节目的历史记录,也完成了自己人生的“二次登顶”。

那一晚,#李佳薇太牛了#登上热搜第一,连续霸榜15小时。

很多人这才想起——这位唱功惊人的“铁肺女王”,已经从公众视野消失了六年。

她去哪儿了?她怎么了?为什么突然又回来了?

1988年出生的李佳薇,来自马来西亚怡保,从小成绩优异,是妥妥的学霸。

高考时,她考入马来西亚国立大学化学系。

她的歌唱天赋同样出众,8岁开始接触声乐,靠一台家用录音机和零星的声乐课反复练习。

2010年,李佳薇通过交换生身份来到台湾,并报名参加《超级星光大道》第七届。

这是她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战成名”。

她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成为星光大道首位马来西亚籍冠军。她唱的《勇敢》《回家》等曲目,连续拿下满分评分,评委黄韵玲直言:“她可以去参加国际大赛。”

紧接着,李佳薇签约华纳唱片,推出首张专辑《感谢爱人》,其中的《煎熬》火遍大街小巷,成为KTV必点金曲。

但这首难度极高的作品,也为她贴上了“只会飙高音”“没有感情”的标签。

2015年,李佳薇作为踢馆歌手登上《我是歌手》第三季,演唱成名曲《煎熬》。

面对的是韩红、李健、孙楠、张靓颖等顶级阵容。最终,她以一票之差输给A-Lin,止步第五。

虽然未能成功晋级,但她的实力已被广泛认可。彼时,观众评价她是“马来西亚来的铁肺女王”。

但现实很快按下了暂停键。

之后几年,她没有拿得出手的新作品,也未能持续登上热门舞台。流量时代,“技术流”的唱将难以出圈。

李佳薇逐渐被市场边缘化。

2019年,她投资创办的护肤品牌失败,2020年收入锐减至不足10万台币,演出邀约寥寥。

她开始学习不动产知识,仅用一周考下房产经纪证照,转行做起了房地产销售。

她化名“李凯薇”,戴着口罩穿黑色西装,胸前挂着房产工牌,每天朝九晚五带客户看房、接待、送客。

直到2020年底,台媒曝光她卖房的照片,标题写着“铁肺女王沦落卖房中介”,引发舆论热议。

她回应说:也怕被看不起,但我没放弃唱歌,唱歌仍然是我的第一志愿。

但在她心里最深的恐惧是——

人们只记得那个穿工服的自己,而不是那个在舞台上光芒万丈的自己。

这六年里,她没有放弃一天的练声。哪怕再苦、再没有舞台,她仍坚持每天4小时的声乐训练。

她在小酒吧驻唱,唱到喉咙刺痛;在小商演上亮相,即使二手烟呛人也从不敷衍。

她曾说:“机会什么时候来我不知道,但我必须时刻准备好。”

2023年,在长沙的红节奏音乐会馆,观众大喊:“李佳薇,上歌手!”她笑着回:“你以为我说上就上?”

这段玩笑背后,是她十年来始终无法回归主舞台的无奈。

2025年,《歌手2025》开播至第八期,节目因口碑不佳频频被吐槽。直到李佳薇出场,她唱的不是《煎熬》,而是一首全新的《天后》。

这首原本唱卑微爱情的作品,在她的处理下变成一首关于尊严与热爱的艺术宣言。

她唱完,全场爆满的掌声没断过,节目评分达到94.5%,创节目历史新高。

这不仅是她的胜利,更是节目本身的“转运”时刻。很多人说,“不是歌手救了李佳薇,而是李佳薇救了《歌手》。”

李佳薇在前采中说:“我不是讨厌卖房,我也很感激生活。只是我怕大家记得的是我穿制服的样子。”

她不想被定义为“卖房女星”,她要拿掉前面的两个字,“我希望大家记得的,是那个在舞台上闪闪发光的我。”

回首过去十年,从地推歌手、失意歌手、驻唱歌手、销售人员、再到《歌手》揭榜者,这条路并不常见,却充满韧性。

有人问,这次翻红之后,她会不会又沉寂?李佳薇没直接回答,或许在她看来:

反正,大不了姐就从头再来。

当我们习惯了娱乐圈热度即正义,或许她是一个反向样本——靠唱功、靠坚持,靠“从头来过”的底气,再次站在聚光灯下。

这一次,不是流量眷顾她,而是她自己唱回了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