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比亚迪被大家调侃成网约车?
- 2025-07-07 12:55:13
- 287
之前我们一直有关注过比亚迪,市场上有各种传闻比亚迪是网约车,低端,各种安全性能不好之类的。但是因为我对比亚迪的研究足够多,我知道它的安全性是没有问题的,我的问题是如果我对于比亚迪不那么足够了解,碰到这种市场传闻,那我会如何判断以及我的思考路径是怎么样的。可能你会好奇我的思路,就是比亚迪是网约车,和比亚迪安全性有问题这两者本身就是互相矛盾的,就算是我对比亚迪没有了解,也应该得出比亚迪安全性存在问题是错误的有失偏颇的,大概率是人为炮制的假新闻或者掐头去尾的断章取义。
网友神评论:“自从买了比亚迪,朋友聚会都让我当免费代驾,说是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有车主在车顶装跑马灯显示私家车,有人在A柱贴“不接单”标语,最绝的是某秦PLUS车主每天戴墨镜+假胡子开车:“这样总不会被认成王师傅了吧?”
产品力:成本与耐用的绝对优势
- 超低油耗:搭载第四代DM混动系统,油耗仅3.8L/百公里,满油续航超1000公里,较燃油车运营成本降低40%;
- 电池寿命:精准匹配网约车8年15万公里电池国标要求,平衡寿命与成本(行业分析称其电池衰减率控制在20%以内);
- 政策适配:提供插混(DM-i)和纯电(EV)双版本,覆盖限牌城市与低电价区域需求。
2. 生态链:销售、维修、司机的正向循环
- 销售导向:网友戏称“买秦直接被拉进顺风车群”,反映经销商主动引导车主进入营运体系;
- 规模效应:高保有量→配件维修成本下降→进一步吸引司机选择(如更换电池费用较竞品低30%);
- 竞品落差:虽有北汽、吉利等竞品,但秦在二三线城市市占率超60%,形成“网约车=秦”的刻板认知。
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 4995/ 1910(可选 1940) / 1495 mm,轴距为 2920mm,和汉 DM-i 一致。车身尺寸和轴距在同级别车型中具有明显优势,尤其是后排表现比较突出,能够较好的满足网约车在后排高频乘坐场景下的舒适性需求。在动力方面,新款比亚迪 e9 换装了一台最大功率为 135 kW(约 184 马力的电机),并且继续搭载了磷酸铁锂刀片电池,根据申报信息推测,新款 e9 的续航里程预计可达 500 公里左右,与现款车型的 506 公里续航基本持平。新款 e9 也支持了比亚迪的快充技术,从 20% 充至 80% 约续需 30 分钟,完全充满则需要 60 分钟,按照目前的电价计算,新 e9 每公里的行驶成本约1毛钱左右。
驾驶门槛越来越低,对于行业和市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但在驾驶者产生对大马力车辆应有的敬畏之前,“马力平权”还是要被规则所束缚住才行。
从“网约车神车”,到全领域覆盖的“中国丰田”,比亚迪似乎并非一帆风顺。
不过,如果前路一路坎坷,那就证明走对了路。
- 上一篇:舒淇晒哭娃
- 下一篇:蒋一侨光速帮侯佩岑找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