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都5了, 你还对AI一知半解吗?
- 2025-08-18 03:44:37
- 253
GPT-5的发布标志着AI技术的飞速进步。本文将深入探讨AI变革的颠覆性,分享作者从对AI认知有限到积极拥抱AI的心路历程,以及如何系统学习AI知识、掌握与AI协作的方法,并鼓励读者在实践中提升自身在AI时代的竞争力。
GPT-5带着“博士级智能”的发布,是过去两天科技领域最火热的新闻。而你是否意识到,这轮科技变革的颠覆性,很可能远超以往任何一次。
从互联网的诞生,到移动互联网,都至少是以十年为单位来衡量的。而GPT-1到5,进化仅仅用了七年,而且AI的进化速度还在加速,模型参数的跃升,多模态的能力突破,各应用场景的Agent百花齐放,也许在未来每轮变革只需要三到五年甚至更短的时间。
回看三个月前,不得不说,当时的我对AI还是知之有限,只了解些许AI行业动向,知道AI对一些领域的影响,略懂怎么用AI在不同环节提效,但我自认为除了还没有开始做AI相关的项目之外,并没有和科技变革脱节,现在看来还是有很大的认知局限。
也感谢前司的这次事件,推了我一把,才发现这一波需要的能力迁移不仅是跳跃式的,甚至还没有被共识定义。
过去这段时间,我在公开渠道大量汲取了AI行业相关知识,同时为了实现快速系统化,也购买了AI行业解决方案课程进行学习,我强烈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状况的不同程度,积极拥抱AI变革。(其实近年都是特指LLM,大语言模型)
至少先要学会与AI“共舞”
去使用你用得上的产品,帮助自己的生活、工作提高效率。真正的使用是深度使用,不是简单的试用,浅尝则止,随便得出一个结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就草草了事。尝试去搞懂AI的脾性,比如为什么他会出现幻觉,至少要知道如何用更好的提示词prompt让他功效加倍,你可以在问问题的时候,提供背景,分步细化具体要求,增加限定等等,甚至可以让大模型进行角色扮演,这就是BRTR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可以告诉deepseek,我要给小学三年级的小朋友讲解这首古诗,你是一个古诗词专家,非常擅长结合诗词创作的背景以及流派特点进行生动的故事讲解,请严格按照创作背景、全文解析、背诵要点三个段落进行解析。这一点应该大部分人都知道,毕竟这样的提示词建议网上一搜一大把,不要只是把他当搜索框来用了。
系统掌握AI知识体系
如果你是科技从业人员,你应该知道上面说的和prompt提示词工程相关,那除了这个之外,其他的应用技术你了解多少?Agent是什么,他和LLM的关系和区别是什么?想成为从业者,这些都是必备的。
追本溯源,大模型的原理可以让你更好的理解LLM的工作机制,他是怎么被训练出来能理解人类语言的?又是怎么理解能上下文的?神经网络的原理是什么?Transformer架构和注意力机制呢?进入AI赛道,基础原理的了解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认知LLM的能力边界,能做什么做不了什么。
公网上其实有好多免费的资源,B站也有搬运,有学习心得等等,非常推荐Youtube上AndrejKarpathy,OpenAI大佬,他对LLM原理深入浅出的讲解非常好。如果想要更快的跟着学,可以去找对原理和应用技术有系统性课程讲解的,非常不建议报哪些贩卖焦虑的课程,所谓的思维认知,大多都只停留在浅层。
实践出真知
如果有机会加入一个Agent项目,不要犹豫,学会游泳最好的方法就是跳到水里。找找身边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攒个局。还有如果企业里有机会去做“原功能+AI”的创新,虽然不是NatvieAI,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都没有这样的机会,那就自己来,到像Coze这样的智能体平台,当然阿里腾讯也有,这种无代码的智能体搭建平台,可以快速帮你应用知识,不要过于纠结场景,再小的点都可以,先做起来再说。比如基于某个产品说明书搭建智能客服,或是帮HR做一个筛选简历的小助手。
再牛一些,当你有一些很不错的想法可以商业化,想做传统应用,哪怕不会编程,Vibecoding也是你很好的助手,帮助你成为独立开发者。当然能直接上NativeAI最好,毕竟这才是未来。
我坚信除了垂类大B端和一些特定场景的千万级C端应用外,Agent就是下一代用户界面,而任何时候开始行动都比观望强。这只火箭,一定要为自己争取机会上去,不用管坐在哪里,吊在舱外都行!
- 上一篇:和郑钧一起在演唱会弹弹感觉
- 下一篇:孙颖莎嚼嚼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