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尚未登台, 降价战书却早一步抵达战场!

  • 2025-07-05 18:00:14
  • 755

今夜19点,小米YU7将迎来正式发布,万众期待的价格也将揭晓。

当4999mm的车身与3000mm轴距的组合首次完整展现在众人面前,多数人看到的是一台参数碾压ModelY的性能机器——3.23秒破百、835公里续航、0.245cd风阻系数,每一项都精准打在竞品软肋上。

但若只看到这些,你就低估了小米这场豪赌的真正野心。

雷军反复提及的“人车家全生态”在YU7上完成关键落地。那台1米长的“天际屏”不只是块交互屏幕,更是生态中枢的物理载体——当导航信息投射的瞬间,车辆已通过UWB技术定位用户手机位置;后排乘客调节座椅的动作,同步触发家中空调自动启动。

这种无感化的场景串联,让2000+米家设备从孤立的智能硬件,变成能感知用户行为的有机整体。

值得玩味的是生态策略的转向。小米首次开放米家设备与其他品牌汽车互联。表面看这削弱了生态独占性,实则是把行业标准纳入自身框架的高明之举。

同时被低估的还有友商的野心!

鸿蒙智行直接甩出一则官宣海报——智界全系降价2万,6月27日即刻生效。这张刻意选在小米发布会前抛出的战书,将现金补贴与“至高6万权益”组合直接炸向传闻中YU7的25万定价腹地。

智界的突袭绝非临时起意。当R7增程版起价下探至22.98万,不仅与ModelY拉开价差,更卡住YU7标准版预测价25万的关键身位。

同时更深层意图在于此时的智界正全力推进独立分网,此次降价实为吸引经销商加盟的筹码,用短期让利换取渠道资产,完成从华为光环到品牌自立的跃迁。

余承东去年坦言每卖一辆R7亏3万,将压力转嫁给奇瑞董事长尹同跃;而小米用23.2%的汽车毛利率碾压传统豪华品牌,卢伟冰放言:没有对手自然能守住利润。

那么当智界用自我流血降价方式,能否逼迫YU7的定价策略产生动摇?对于消费者是押注新势力的技术光环,还是收割成熟品牌的绝望让利?

与此同时颇具玩味的是蔚小理集体为小米YU7送上“祝福”。

此前小鹏G7选择主动避让发布会档期,避免与YU7档期冲突,并公开称:两款车差异化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形成双7组合。

李想转发雷军微博称“预祝YU7大卖”,同时强调理想i8(7月下旬上市)定位家庭移动城堡,与YU7运动基因形成互补。

蔚来乐道总裁沈斐和李斌亦跟进祝福,预告乐道L90聚焦大三排空间自由。

总之,世间万般规则,唯一确定的是——没有永恒的盟友,只有流动的性价比。而今夜的灯光必定是聚焦在小米YU7,雷军手中的价格牌胜过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