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麋鹿测试成绩, 猫腻太多, 车主看个乐就行, 别当真!
- 2025-06-20 18:09:47
- 583
近年来汽车内卷严重,车企在拼命找卖点,因此,以往不受重视的麋鹿测试骤然间变成了香饽饽,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
由此,不停地能看到某某车型再破记录,达到了XX公里的麋鹿测试成绩,很显然这些成绩在不断逼近顶级跑车的成绩,并呈现出爆发式的发展速度。
首先我们必须认可汽车产业的进步,同时,也需要有清醒的头脑,深刻理解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发展不是一步登天,而是一步一步的。
那么通过什么途径提高麋鹿测试成绩是最有效的?很显然,在提高车辆性能上的投入,肯定没有悄咪咪变更试验条件,来的更快。
既然是测试,就会有测试标准,麋鹿测试采用的是什么标准呢?
GBT4052.1-2021乘用车紧急变线试验车道
这份国家推荐标准中规定了两种试验场景
1、双移线车道,规定了整个试验场景的尺寸,这种车道以出弯速度为试验结果。
2、避障车道
这种避障车道也是规定了各项尺寸,但这是以入弯速度为成绩。
很显然,采用避障车道所记录的成绩会更好看,因为入弯速度必然比出弯速度快。这也是众多车企均采用和宣传的成绩。
整个试验过程,大致做个介绍,车辆以平稳测试速度进入车道,在进入1号区域起点2米后抬起油门,不刹车,经S弯驶出5号区域,期间不触碰任何锥桶。
如果此次成绩合格,再次提高车速进行测试,直至失败为止,从而记录最优成绩。
同一辆车,同一测试环境,反复测试,成绩必然呈现出离散状态。
这一点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测试过程中变量太多,比如入弯距离,驾驶员状态,反应速度,车辆轨迹等。
有哪些脑猫腻可以操控?
1、采用非标准测试场地,测试场地的尺寸完全有操作空间。
最为典型的,就是7号的距离,按标准,7号的距离是1米,太多车型在测试时候是小于1米的,甚至为0米的,这大大降低了测试难度,使得车辆侧向偏移距离缩短了许多,成绩自然更加优秀。
2、延长2、3、4段距离
更长的距离,可以使得车辆有更多的时间恢复为平衡状态后再次进入下一个弯道,减轻了测试难度。
3、加宽6号和8号的距离
更宽的车道可以让车辆大大降低触碰锥桶的概率,即使车辆的行驶姿态很差劲,但因为车道宽,所以也被车企自我判定为合格成绩。
4、入弯时,放掉油门的同时,踩下刹车,或者启用强劲能量回收以降低车速
这一点就更好理解了,车速降低后,车辆的控制难度直线下降,只不过出弯速度会变得很低,但出弯速度并不登记和公布,因为标准上没有定义出弯的速度。
5、车辆改装
采用非量产车来测试,这就更普遍了。比如拆座椅,换轮胎,调整配重等方式规避车辆的设计缺陷。
6、场地地面摩擦力
使用地面摩擦力更大的场地,也能更好的提高测试成绩。
总得来说,几乎没有任何一个麋鹿测试成绩值得信任,因为缺乏专业第三方机构的认证,也缺少试验条件的佐证。
那么麋鹿测试是不是就没有必要了呢?显然不是,紧急避让能力作为车企重点竞争的技术点,虽然在向公共展示的测试成绩未必值得信任,但可以想象车企在这方面还是做了很多努力的,这值得肯定。
对车主来说,基本可以忽略麋鹿测试成绩,当成一个乐呵呵的笑谈就好了。
- 上一篇:坠湖女司机独自抚养个大学生
- 下一篇:岁女孩公园荡网红秋千坠河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