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科技: 汽车含量高有什么不好?
- 2025-07-08 13:36:26
- 157
恒生科技指数迎来重磅调整!6月9日,比亚迪股份将以8%的权重正式加入,使得指数中造车企业的“含车量”进一步提升。这一变化引发热议,有人质疑科技属性被稀释,但高“含车量”或许正是对未来科技趋势的精准押注?从押注智能驾驶到人形机器人,这些车企不仅是汽车行业的先锋,更是AI与具身智能的践行者。恒生科技的“车味”浓了,但“智能味”和“未来味”更浓了!
一、 “比王”正式加入恒生科技,“含车量”引来争议
恒生科技指数将迎来重要调整:比亚迪股份将以8%的权重正式纳入,这一变动将于6月9日(星期一)正式生效。
比亚迪股份的加入,使得恒生科技指数中涉及造车业务的成分股进一步扩容,涵盖比亚迪股份、小米集团、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和蔚来,合计权重占比有望超过25%。
(以上数据来源:恒生指数公司官网;假设指数于2025年5月14日调整,实际变动于2025年6月9日生效)
这一调整也引发了争议,不少用户质疑恒生科技指数的“含车量”过高,认为科技属性被稀释。
但从某种角度来看,高“含车量”未必是坏事——这些车企或多或少都涉足机器人业务,高“含车量”实际上意味着高“含机器人量”,科技含量依然十足。更重要的是,汽车行业的下半场竞争在于智能化,而这几家车企在智能驾驶领域或已占据先机。未来行业洗牌在所难免,它们很可能成为最终的胜者,蚕食其他竞争者的市场份额。恒生科技指数的这一布局,或许正是对未来科技趋势的精准押注。
(以上提及个股为2025-06-09指数调样后的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仅供参考,不构成个股推荐)
二、 车企纷纷入局人型机器人赛道,恒科的“人味”更浓了
近年来,特斯拉、小鹏、广汽、小米等各大车企在试图抢占“人型机器人”这一未来科技高地。凭借智驾技术积累、制造能力与场景契合的优势,车企有望在未来成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隐藏巨头”。
同时,相对于初创企业,跨界车厂软硬件体系成熟,供应链管理能力强,具有丰富的经营经验和资本实力,且现有技术能够复用至人形机器人,有望在人形机器人标准化量产阶段获得优势。
具体来看,跨界车企的优势或在于:
① 智驾技术积累:车企的先发优势
近年来,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与硬件技术结合的前沿领域,诞生了不少如宇树科技这般的明星初创企业,也吸引了无数科技大厂的目光。然而,相比于机器人初创企业的“从零开始”,像特斯拉、小鹏汽车这样的新能源整车厂商反而展现出令人瞩目的竞争优势。
人形机器人与汽车自动驾驶的本质较为类似。而车企尤其是新能源整车厂商,在自动驾驶/智能驾驶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了大量AI人才和算法资源,具备研发具身智能(EmbodiedAI)的技术基础。这为开发具备“感知、决策和交互能力”的人形机器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甚至车企的智能驾驶技术可以复用到人形机器人上。
例如,自动驾驶技术中的激光雷达、视觉感知和路径规划算法,可直接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的环境交互系统。具体案例包括小鹏Iron机器人,其智能方案与小鹏智能驾驶技术同源;特斯拉Optimus则采用与FSD(全自动驾驶)相同的神经网络模型,实现端到端动作控制。
未来巨头和初创企业在模型上的差距可能将随时间呈指数级扩大,初创企业追赶边际成本或急剧上升。
② 制造能力:供应链重叠,且具备整合的硬核实力
人形机器人硬件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高度相关,如电机、传感器、电池系统等核心部件均可复用汽车产业链资源。
以特斯拉Optimus为例,其电机(无框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减速器(谐波减速器)、力传感器、视觉传感器(3D摄像头)、热管理系统、轴承、齿轮和电池系统,均可基于现有自动化、汽车零部件的产品原理做修改和定制,减少了从“0到1”的研发环节。
此外,车企在供应链整合与大规模制造方面的能力,是许多初创企业以及互联网科技公司难以企及的。一家整车厂商,往往与上游零部件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能够高效整合资源,控制生产成本,并确保产品品质,使人形机器人整机制造成本较初创企业显著降低,同时有望加速量产进程。在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的过程中,这种制造能力将成为关键的竞争壁垒。
③ 场景契合:车企工厂或是天然应用场景
汽车总装环节涉及多配件组装,操作复杂且非程序化,目前仍高度依赖人工。这类场景可能正是人形机器人有望最先落地的理想切入点,车企可直接在自家工厂内测试和应用机器人,形成从研发到落地的闭环。而这可能正是许多通用型机器人研发企业所欠缺的聚焦点。
值得一提的是,恒生科技指数当中,除了部分车企已涉足人形机器人业务以外,也有不少互联网大厂(如腾讯、阿里等)和智能家电大厂(如美的等)切入该赛道。
三、 汽车下半场“智能化”开启,恒生科技的AI属性进一步提升
汽车行业的下半场竞争在于智能化,而比亚迪、小鹏、理想、小米、蔚来这几家车企在智能驾驶领域或已占据一定先机。未来行业洗牌在所难免,它们很可能成为最终的胜者,蚕食其他竞争者的市场份额。
以小鹏为例,在近期举办的小鹏汽车2025年Q1财报电话会上,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小鹏图灵芯片在2024年一次流片成功,算力是当前主流车端AI芯片的3-7倍,目前进展顺利。二季度将有部分车进入生产环节,三季度图灵芯片车型将会有更大范围放量。下一步,图灵芯片将会部署在第五代机器人上,大幅提高机器人的端侧算力。此外,小鹏近日发布的新车MONAM03Max,则引入了小鹏汽车全栈自研的图灵AI智驾系统,据悉该系统搭载双Orin-X芯片,总算力高达508TOPS。
值得一提的是,智能汽车本身也是具身智能的一种,又可以算做是一种端侧AI。具身智能是指人工智能系统嵌入物理实体,通过与环境的直接交互实现感知、决策和行动的闭环,而智能汽车符合这一定义;端侧AI是指人工智能的计算和决策直接在设备端(即终端设备)上完成,而非依赖云端服务器,而智能汽车也符合这一特性。
也就是说,虽然恒生科技的“含车量”变高了,但这些车企都是聚焦智能驾驶的车企,也就意味着,恒生科技的“智能车含量”更高了,恒生科技的“具身智能含量”更高了,恒生科技的“AI含量”也更高了!
此外,恒生科技指数当中还有诸如地平线机器人、舜宇光学科技这样的智驾产业链相关标的。
以地平线机器人为例:
l 2025年上半年,地平线征程6系列(高性能车载计算平台芯片系列)已正式在比亚迪天神之眼C、理想L系列搭载量产,后续超100款搭载征程6系列的车型将陆续上市。
l 2025年4月,地平线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SD(搭载征程6P计算方案)与奇瑞达成首个量产合作,将搭载于奇瑞“猎鹰方案”,2025年9月在星途品牌车型全球首发量产。
l 公司预计征程系列处理硬件的累计出货量将于2025年超过1000万件,征程6系列出货量将超过百万件。
而舜宇光学科技提供的车载摄像头是智能驾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感知硬件,其高质量成像能力和技术创新直接提升了智能驾驶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适用性。同时,作为国产供应链的重要一环,舜宇光学支持了国内智能驾驶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中国车企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提供了助力。
(以上提及个股为2025-06-09指数调样后的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仅供参考,不构成个股推荐)
四、 弹性看港股,港股选科技:恒生科技,硬科技+新消费的双轮驱动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支持T+0交易。
标的指数兼具硬科技与新消费属性,在外围扰动下具备韧性:
1)硬科技:恒生科技代表了中国AI核心资产,成分股深度聚焦AI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其中阿里、腾讯、小米、美团、中芯国际、联想等有望成为中国科技股“七巨头”;
2)新消费:恒生科技超一半权重在电商零售、汽车、家电、消电、旅游等可选消费板块,包含“蔚小理”、小米、联想等硬件厂商,携程、同程等OTA平台,以及海尔、美的等家电龙头。
(联接A类:013402;联接C类:013403)
(以上券商观点及相关信息来源:《兴业证券-海外人形机器人行业2025年中期策略:量产逐步落地,看好海外中资公司潜在弹性-250519》、《麦高证券-人形机器人行业深度报告:人形机器人迎量产元年,国产厂商有望超车-250411》、《国海证券-小鹏汽车~W-9868.HK-公司深度报告:新车大周期开启,智驾助力出海塑造成长新动力-250415》、《中泰证券-汽车行业周报:持续看好强势自主整车,年度重视整车&智驾&机器人-250319》、《广发证券-汽车行业:AI赋能汽车系列,人形机器人领域,逻辑比事实更重要-250312》)
T+0特别风险提示:跨境ETF实行T+0回转交易机制(即当日买入,在交收前可以于当日卖出),资金运作周期缩短,可能带来短期波动风险。
其联接基金存在联接基金风险、跟踪偏离风险、与目标ETF业绩差异的风险等特有风险。A类基金申购时一次性收取申购费,无销售服务费;C类无申购费,但收取销售服务费。二者因费用收取、成立时间可能不同等,长期业绩表现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请详阅产品定期报告。
风险提示:1.上述基金为股票基金,主要投资于标的指数成分股及备选成分股,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上述基金属于中高风险(R4)品种,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2.上述基金存在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主要风险。3.投资者在投资上述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上述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上述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4.基金管理人不保证上述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上述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上述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5.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6.中国证监会对上述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上述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上述基金没有风险。7.本产品由华夏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8.恒生科技指数ETF为境外证券投资的基金,主要投资于香港证券市场中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恒生科技指数ETF还面临香港市场风险等境外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包括港股市场股价波动较大的风险、汇率风险、港股通机制下交易日不连贯可能带来的风险等。9.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内容提及的个股不构成个股推荐,ETF盘中涨跌价格不代表基金净值表现。
- 上一篇:鹿晗归来和鼎盛时期一样能打
- 下一篇:荔枝那么甜为什么吃出了低血糖